電話騙案新劇本 三大關鍵情節增逼真度
發布時間: 2016/03/10 14:29
同樣是假冒內地官員的電話騙案手法,只是劇本稍改,令人疑幻疑真,想唔信,又好似真,真真假假,最後繼續有人受害,有關騙案數字不跌反升。
假扮內地官員的電騙有如電影台的舊片不斷重覆,本來不少市民都已提高戒心,但騙徒也會不斷開會檢討。警方指去年10月起已微調行騙手法, 增加騙局逼真度和行騙成功率。
TOPick綜合騙徒最新電騙劇本的三大關鍵情節如下:
1. 主動要求核查來電真偽
騙徒會訛稱受害人身份被盜用,建議要報警,然後將電話轉駁內地公安。正當受害人半信半疑時,騙徒會要求受害人自己查核公安局電話,然後再利用程式更改顯示號碼來電,受害人眼見的確是公安局的電話號碼,減低警覺。
2. 進行錄音備案及查取金融清單
錄音備案當然要背景靜一些,而且要羅列個人金融清單,更要保密,其實騙徒目的是令受害人跟外界隔離,其親友無法得知。
金融清單套取受害人背景及其銀行戶口、股票、基金、物業及汽車等資料,其實騙徒目的只是錢,部分資料只是煙幕。
3. 假扮呼叫公安總台及出示假拘捕令
騙徒會假扮呼叫公安總台,以對講機核對受害人資料,並聲稱受害人涉嚴重犯罪,正被內地通緝。
騙徒之後會透過傳真、網站或即時通訊程式出示受害人虛假凍結令及拘捕令,再由假扮檢察官的騙徒同情受害人,聲稱會特快查辦,但要求受害人將保證金存入內地安全戶口,又著受害人下載電腦程式,以掌握受害人戶口密碼及提取其存款。
要知道自己或家人會否是高危受騙族?警方分析指,今年受害人背景一半為是人,一半為是內地人或新移民;約2成為家庭主婦,少於1成為來港工作的內地人;受害人多較少留意本地新聞,長時間集中工作,又或者多上網「煲劇」、瀏覽內地網站。